2)第三十八章 《渴望》带来的轰动(春节第一更)_重生之大纨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除了价格和质量之外,最重要的必然是广告问题。

  宣传广告问题自然难不倒苏大明白,于是苏辰雨首先从苏宁的广告牌入手,这厮采用的设计模式倒是和后世“苏宁”几乎一模一样的设计图案。随后则是苏宁开业的广告铺开,受这个时代和资金等各种因素的限制,报纸和电视台他是不想了,最后苏辰雨直接瞄上了广播电台。

  在苏辰雨忙活着苏宁家电商场的时候,他不知道全国上下正被一本书和一个名字轰动。

  大年初六,一本名叫《渴望》的小说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和其他书店开始发售,谁也想不到这本书从这一天开始了他的“神话”销量之旅。

  第一天,还只有少数逛书店的文化人看是新书才买来看看,可是之后几天,《渴望》的销量开始呈几何式上涨。许多人在看过此书的人口口相传之下,才满怀着好奇心买的,毫无疑问他们很快也被这本书吸引了。

  所以《渴望》就形成了“病毒传染”模式――一传十、十传百,最后造成的结果自然是销量疯狂地上涨。

  初印的十万册很快就售罄,加印的五万册还是在第一时间被抢购一空。书店的门前甚至出现了只有1977年高考恢fù时人们扫购参考书时的“排长龙”情景。

  全国各地抢购一本小说的情景甚至惊动了首都的几家党刊,《群众日报》、《华新日报》都在其中提到这本书造成的轰动现象。随后,国内数十家报刊杂志的转载报道,算是彻底让《渴望》火了。

  其中最高兴的不是苏辰雨,而是钟诚和长江出版社。他们虽然想到了《渴望》会火,但没想到会火成这个样子,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可能就是不断地催促印刷厂加点加班地赶印。

  十万、二十万、四十万、五十万……销量像打了鸡血一样不断地往上飙升。

  全国各地都在谈论着郑慧芳和宋大成,都在谈论着这群好人的平凡人生故事。

  《群众日报》甚至专门刊文赞扬《渴望》,将其称为文化界的“渴望”现象,称其是给对精神文化极度渴望的全国人民奉上的一剂心灵鸡汤。

  当《渴望》的销量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冲过百万时,不仅是文坛和出版界震动了,全国都轰动了。而且这个销量数字还在不断地上涨,似乎突破两百万只是时间问题。

  《群众日报》更是第三次刊文表示:“毫无疑问《渴望》的轰动显示了全国人民对精神文明的强烈需求,它督促我们要在注重物质经济改革开放的同时,更要重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‘渴望’。”

  《长江晚报》刊文表示:“《渴望》,全国人民对平凡好人的‘渴望’。”

  《东海日报》称赞其为“一本感动亿万国人的好书”。

  《文汇报》则在新闻和评论两个版块发长文表示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ijiu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